学校各单位:
经学校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同意,现将《雷竞技ray官方网站平台2019-2020 学年第二学期开学方案》予以印发,请各单位认真研究,根据学校和本单位实际,提前做好相应工作安排。
特此通知。
2020年2月25日
雷竞技ray官方网站平台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开学方案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疫工作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全力防控疫情确保开学安全的通知》《关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周密防控确保开学安全的通知》精神,结合雷竞技官网实际,特制定本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 开学时间
学生开学返校时间暂定为3月28日。教工开学返校时间暂定为3月23日。
师生开学返校具体时间,在全国疫情缓解、一般疫情区解除人员流动限制、教育主管部门允许师生返校的前提下, 学校再下达具体通知。如届时受疫情影响,师生仍不可以返校,则于3月28日以“开学不返校”的网络教学模式开学,直至学生返校。
因延期开学,相应推迟暑假放假时间。暑假放假时间将根据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和学校实际情况另行通知。
二、 教职工返校
(一)各类人员分期分批返校
1. 在广州市的教职工。开学前,保证在家进行健康隔离观察最少14天,身体状况良好,可按时返校。
2. 在广州市外的教职工(湖北省、浙江省温州市除外)。3月9日前返穗,以保证在穗自行进行健康隔离观察最少14 天,身体状况良好,可按时返校。如果在广州市无住房,需要在学校宿舍进行健康隔离观察的,以总务处通知为准。
3. 在湖北省、浙江省温州市的教职工。目前仍在湖北省、浙江省温州市的教职工,不得提前返校,返校时间根据国家、 省、市疾控部门以及省教育厅要求,视疫情防控情况另行通知。
4. 仍处于医学观察期的重点教职工。仍处于医学观察期的教职工必须在解除医学观察后,向所在二级单位(归口管理部门)提交指定医院开具的解除医学观察证明等材料,经审核批准后,方能按照学校开学工作统一安排返校上岗。
5. 已经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教职工或属于疑似病例的教职工。已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教职工或属于疑似病例的教职工,应向所在二级单位(归口管理部门)提交请假申请和医院开具的证明,二级单位(归口管理部门)审批同意后报送人事处备案。病愈后,必须向所在二级单位(归口管理部门)和人事处提供医院开具的可以返校工作的医学证明,方能按照学校开学工作统一安排返校上岗。
(二)开展健康申报
按时返校工作的教职工,须每天向学校如实申报开学前14天隔离状态和身体健康状况,健康申报由教育技术中心进行统计和数据分析。在按规定进行14天居住隔离期间,如发现身体异常,应及时向所属二级单位进行报告,二级单位向学校防疫领导小组汇报,由学校决定是否返校。
(三)其他事项
1. 绝不允许带病或未解除医学观察人员返校工作。
2. 按时返校工作的教职工,请带足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须佩戴口罩上班,往返学校提倡自驾车。若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必须做好个人防护措施。用餐时,一律自带餐具。各单位对教职工健康进行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门校 医和学校防控领导小组协调办公室(校办),以确认是否实施医学隔离等防疫措施。
3. 国(境)外教师因情况特殊,定于3月23日返校工作,但须在返校前14天内每天向学校报告健康状况直至3 月22日。对于因各国出境政策或航班管制原因而无法按时返校的国(境)外教师,由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国际学院做好相关预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安排,涉及到的其他问题,报请学校研究解决。
三、学生返校
1. 学生初定按照分批次、分学院、分年级方式返校。具体方案见附件1。
2. 各学院要密切关注学生返校前14天每天的身体状况。 除了学校统一组织的身体健康申报外,每个学院要掌握到每一个学生目前所在地、有无涉湖北和浙江温州史、本人及亲友有无发热症状、个人健康状况,不得漏报、瞒报。并对学生返校作出审批,未经批准,学生不得返校,更不能提前返校。
3. 入校体温检测。学生进入校园必须出示校园卡并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者入住学生宿舍,体温异常者按规定接受医学隔离,任何不听从学校防疫工作安排的个人,将受到通报批评直至纪律处分。学生返校前带足口罩等个人防疫物品,返校途中注意防范病毒感染。送学生返校的家长一律不得进入校园。
4. 返校后身体状况报告。学生返校后必须根据要求每天向辅导员报告身体健康情况;不在校外用餐;避免出入人流密集的场所;学生不得组织和参与集体聚会和活动。
四、 在线教学工作安排
如果3月28日,学生因疫情影响无法返校,则釆取“开 学不返校、停课不停学”的方式,开展在线教学。具体方案见附件2。
五、 校园管理措施
(一)人员管理
1. 师生佩戴教工卡、学生卡进出校门,校外人员、车辆未经批准,严禁进入校区。
2. 所有进校人员必须登记验证、检测体温和佩戴口罩。
3. 学生宿舍实行封闭管理,进出人员实名登记验证,禁止外人员来访。
4. 有发热或咳嗽症状的校外居住人员(包括教职工),一律不准进入校园。校内发现有发热或咳嗽症状的人员,禁止进入公共区域(行政楼、教学楼、办公楼、饭堂、宿舍、 图书馆等),要求该人员进行校内隔离,并及时到就近的医院就诊。
(二) 公共场所消毒管理
1. 总务处加大校园环境卫生的保洁力度,生活垃圾按时清理转运,确保校园干净整洁。
2. 加强对公共场所的通风换气,确保公共场所的空气新鲜洁净。课室、宿舍、饭堂、图书馆等场所应每天至少保证3次开窗换气,高层宿舍应根据疫情变化延长或增加通风次数,通风换气每次不少于30分钟。
3. 校园内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如课室、图书馆、饭堂等场所,在学校无疫情发生的情况下,每天进行一次消毒。当校园发生疫情时,将根据情况增加消毒次数并扩大消毒范围。
4. 学校的电梯(特别是电梯按钮)、门把手、水龙头等人群频发接触的物品,需定期进行物表消毒,每天不少于3 次。
5. 学校车辆每完成一次作业都要进行消毒。
6. 总务处对从事消毒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教会工作人员正确配置消毒药品,并规范消毒行为,确保消毒效果。校园消毒措施将根据疫情的变化而及时进行调整。
(三) 医学观察点管理。
学校根据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提前制定医学观察工作方案,设置医学观察点,做好医学观察相关物资准备工作。
1. 医学观察区域应保持良好通风,并要求医学观察人员定期开窗换气,保持隔离宿舍空气新鲜。
2. 对卫生间、桌椅、水龙头、门把手等物体表面可选用擦拭、喷雾的方法消毒,每天一次。
3. 医学观察场所的终末消毒。当有经医学观察确定为疑似或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的接触者,转移医院隔离后,需对原医学观察场所进行全面彻底的终末消毒。根据穗卫函〔2020〕18号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广州市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试行)的通知中附件9的要求,终末消毒由属地疾控部门组织进行。
(四) 疫情物资管理。
尽量储备足量的个人防护物(如医用口罩、手套、洗手液)、消毒剂(含氯消毒剂、医用酒精等)、体温计等防控物资,严格防控物资使用管理,对口罩等个人防护物资的调配实施实名限量登记管理,切实保障防控物资用到最需要的地方。
(五) 餐饮管理
1. 严格按照食品安全要求做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确保食堂食品安全。
2. 饮食服务中心要每天做好餐饮从业人员身体状况检查,严格如实登记晨检情况,发现异常立即上报。
3. 就餐大厅和餐桌椅每次使用后前后进行消毒。餐具用品须高温消毒。操作间保持清洁干净,严禁生食和熟食用品混用,避免肉类生食。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加强日常监督管理, 严格执行各项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对釆购、仓储、加工、销售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
4. 要求师生自备餐具,分散用餐。
5. 禁止师生购买校外打包食品,禁止师生到校外用餐。
六、工作职责
(一) 各学院做好师生员工的教育引导、信息收集、日常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确保每个师生员工知晓返校要求, 做好防疫准备。准确掌握师生员工的健康状况,按照要求及 时准确报送信息。加强防疫健康教育,引导师生员工理解和配合防疫工作,确保校内防疫措施实施。做好排查、心理疏导和快速响应。
(二) 学生处做好学生返校组织工作。按照学校防疫工作要求,做好学生返校工作布置。收集并协同各部门处理各学院学生返校问题,督促和检查各学院学生返校工作落实情况。做好数据的收集和研判,做好应急预案。做好心理辅导和干预工作。
(三) 保卫处根据学生处提供的返校学生名单实施学生进入校园管理,禁止未经批准返校学生进入校园,发现体温异常者送门诊部按有关指引处置。做好返校日交通疏导,禁止送学生返校的家长进入校园。
(四) 总务处做好充分的学生返校防疫物资储备和防疫隔离处置。学生返校前完成隔离区安排以及口罩、体温计、消毒液、紫外线灯等防疫物资的购置。制定出现疫情感染的规范操作,指导各学院做好应急预案。安排人员做好师生返校入住宿舍的各项工作。
(五) 教务处制定具体开学计划,做好疫情防控重点地区学生延期返校或者不返校的教学安排预案。
附件:
1.学生返校工作方案;
2. 线上教学工作方案;
3. 学校新冠肺炎疫情应急预案;
4. 学校传染病防控相关制度;
5. 教职工和学生返校途中安全防护知识要点。
附件1:
学生返校工作方案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结合学校实际,为确保学生分期分批、健康有序返校,特制订本方案:
一、 学生返校时间
根据学校安排,拟定于3月28日至3月29日为非重点疫区学生返校时间,重点疫区(主要指湖北省、浙江省温州市)学生返校时间根据疫情由学校另行研究确定。全体学生按照规定时间有序返校,没有特殊情况不能提前返校。
二、 学生返校程序
学生按规定时间分期分批有序返校。
(一) 目前在湖北和浙江温州等疫情重点地区的学生暂不返校,返校时间另行通知;
(二) 2016级学生未经批准,暂缓返校;
(三) 按学院分批返校。
3月28日返校:经济学院、东语学院、西语学院、
国际学院、教育学院;
3月29日返校:管理学院、英文学院、中文学院、
旅游学院、信息学院。
三、 返校要求
(一)学生返校前自觉居家隔离。隔离时间距离返校日期不少于14天,并每天在学校指定的端口进行个人身体健 康状况线上填报工作,不得漏报、瞒报。开学前14天本人或家人曾出现发热、咳嗽等疑似新冠肺炎症状,以及正处在医学观察隔离期的学生,需在症状消失后14天或解除隔离 观察后才能返校。
(二)学生返校前带足个人用的口罩等防疫用品,带好个人餐具,返校途中注意做好防范措施。
(三)入校体温检测。学生返校报到当天,校园实行封闭式管理,外来车辆、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校园。学生进入校园必须出示学生证(校园卡)和身份证并接受体温检测,体温异常者将按照学校规定接受医学隔离。
(四)学生返校后必须根据要求每天向辅导员报告身体健康情况,各学院将情况汇总后当天报学生处;除居住在教四栋宿舍以及经批准在校外居住的学生外,其他学生未经批准不得进出校门;不得在校外用餐,校内用餐建议自带餐具; 学生不得组织和参与集体聚会和活动。
(五)加强学生考勤工作,严格实施《雷竞技ray官方网站平台学生因病缺勤登记、追踪制度》,做好学生考勤管理工作。
(六)送学生返校开学的家长、亲属及其车辆不得进入校园。
(七)任何不听从学校防疫工作安排的个人,将受到通报批评直至纪律处分。
四、工作职责
(一)各学院做好学生的教育引导、信息收集、日常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确保每个学生知晓返校要求,做好防疫准备。准确掌握学生的健康状况,按照要求及时准确报送信息。加强防疫健康教育,引导学生理解和配合防疫工作,确保校内防疫措施实施。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志愿者“一对一” 做好被医学隔离学生学习、生活服务等工作。
(二)学生处做好学生返校组织工作。按照学校防疫工作要求,做好学生返校工作布置。收集并协同各部门处理各学院学生返校问题,督促和检查各学院学生返校工作落实情况。做好数据的收集和研判,做好应急预案。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和干预工作。
(三)保卫处根据学生处提供的学生返校时间安排加强学生进入校园管理,禁止学生提前返校。
(四)因疫情影响无法按时返校的学生由各学院统一请假,并通知相关任课教师。相关学院和任课教师通过网络等形式安排和指导学生进行课外自主学习,给学生提供学习建议和学习资料等。
附件2:
在线教学工作方案
如受疫情影响,雷竞技官网师生仍不可以返校,则于3月30 日启动“开学不返校”的线上教学模式,直至师生返校上课。在线教学需要按照按既定课表限定的时段和课程教学大纲的教学进度执行,待疫情解除师生返校后,恢复正常的课堂教学活动。
一、 为确保学生学习时间不冲突,任课教师在线教学授课时间原则上按照学校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课程表教学安排的时间进行,若有变更须提前与学生商定并报所在教学单位审批,报教务处备案。
二、 专业核心课原则上实施网上直播教学。由任课教师 统一使用学校推荐的超星“一平三端智慧教学系统”通过录 制速课、同步课堂教学、直播教学等方式进行线上教学。教学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使用雨课堂、爱课程等其他平台实施线上教学,报教务处备案。
三、 通识教育课(不含体育课、尔雅通识教育选修课)、 大学外语教育课、大类课、专业课(不含核心课程)实施慕课教学。由任课教师在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平台、爱课程、学堂在线等教育部提供的22个在线课程平台(有2.4万优质课程)上选择与本校教学目标一致、教学内容相同、教学安排类似的慕课实施慕课教学,引导本校学生进行线上学习。
在线课程平台上没有与本校教学目标一致、教学内容相同、教学安排类似的课程推荐任课教师使用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有手机端APP学习通),可简单快速建设课程进行在线教学。
四、体育课由任课教师建“课程学习群”(QQ群),发布在家的体育锻炼方法和内容进行线上指导,由体育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方案,报教务处备案。
五、尔雅通识教育选修课由学生通过“超星学习通”自主进行线上学习。
六、实验(实训)等实践类课程由任课教师通过各类虚 拟实验(实训)教学平台采用网络在线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对于无法进行线上教学,需要特定教学条件的实验(实训)等实践类课程暂停,由有关教学单位教务处备案,待学校恢复正常课堂教学后进行补课。
七、各教学单位要成立线上教学专项工作小组,做好整体规划,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好师生的发动、培训工作,确保完成本学期教学计划中的每门课程的线上教学工作。
八、任课教师要提髙政治站位,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变挑战为机遇,充分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雷竞技官网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线上平台、微信、QQ等互联网信息技术 进行教学方法创新。
九、任课教师必须严格课程成绩考核,通过线上平台开展线上测验、作业、讨论等教学活动,形成详细的过程性教学、学习、考核记录,线上学习情况纳入平时成绩,并作为教学检查佐证材料。
十、在线教学工作的具体安排将由教务处另行通知。
附件3:
学校新冠肺炎疫情应急预案
一、成立传染病应急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传染病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王华、黎冬
副组长:杨永强、何艾兵
成员:付鸿信、吴伟俊、卢少勇、戴伟煌、杨建军、姜智力、黄桂森、黄威良、陈胜、池圣女、蒋满元、文佑云、陈书星、王毅、冯增俊、朱子江、张习群、宋正刚、高攀
下设疫情防控领导(信息联络组)组,由付鸿信任组长;安全后勤保障组,由吴伟俊任组长;医疗保障组,由刘夕兵任组长;消毒组,由吴伟俊任组长;宣传和心理疏导组,由卢少勇任组长。
二、实施应急措施
如发现新冠肺炎病例(含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时,学校应立即启动新冠应急预案应急响应。
(一) 校医发现可疑病例时,应立即引导病例到隔离留观室进行留观,联系白云区钟落潭镇卫生院(联系人:葛春平医生)初步排查后,联系120车辆送辖区定点医院诊治。
(二) 配合疾控机构流行病学调查,对所有接触过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人员进行调查,确定密切接触者。根据属地管理原则,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四版)》或有关最新文件要求落实密切接触者集中(居家)医学观察工作。
除密切接触者外,与病例曾接触过但不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原则的人员,判定为一般接触者。对一般接触者要做好登记,并进行健康风险告知,嘱其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以及腹泻、结膜充血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近期活动史,做好体温检测,佩戴口罩。
校医、辅导员、校领导等配合疾控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的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戴医用外科口罩、着一次性医用手套。
(三)学校各应急小组(疫情防控领导组、信息联络组、 安全后勤保障组、医疗保障组、消毒组、宣传和心理疏导组)各司其职,采取相关防控措施。启动封闭式校园管理,住校学生不得离校,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根据疫情防控需要,调整学校午休、课后托管安排,按照卫生健康部门和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的建议,必要时采取班级或全校停课等措施。
1. 疫情防控领导组:及时跟上级部门联系,根据上级部门指示做好防控工作;快速协调各组成员、物资等。启动涉疫区域封锁措施,在保障正常的生活物资供应下,因地制宜采取宿舍(公寓)、楼栋封锁等措施,严格限制人员进出, 督导疫情控制措施落实情况。
2. 信息联络组:掌握病例的活动史、人员接触史,掌握重点人群名单、医学观察人员每日健康情况等信息。负责信息的收集、上报、处理和传递等工作,确保信息上报渠道畅通。负责实时记录突发事件的发展过程,提供真实材料,按规定拟稿上报。
3. 安全后勤保障组.:提供所需要应急处置的设施、设备 和物资,确保应急工作顺利开展。负责保障校内餐饮、生活饮用水。在前期处置过程中,负责现场警戒、秩序维护、人员疏散等。立即启动封闭式校园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 车辆进入校园,做好在校师生生活保障。必要时,根据卫生健康部门建议,在校内设置集中医学观察场所。加强校园巡查管控,及时停止校园群体性聚集活动,及时处置校园安全突发事件,及时处置涉校舆情事件。
4. 医疗保障组:组织院前紧急救护,配合专业救护人员救护工作;协助当地疾控机构开展的流行病学调查、采样、密切接触者筛查等工作。做好师生的健康监测工作,做好每天的晨午检和因病缺勤追踪登记,对缺勤者要逐一登记并及时追踪,查明缺勤原因;配合卫健部门做好集中医学观察人 员的健康监测工作。指导师生做好正确防护。每天保持与校领导、疾控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进行信息沟通,上报学校最新情况。
5. 消毒组:要在疾控机构的指导下,按国家和省的消毒指引,做好病例所在宿舍(公寓)、教室等疫点、公共场所的清洁、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做好校园其他区域,含校区内家属区的保洁和消毒防疫工作;加强校园人群聚集场所的通风换气和公共设施及公共用具的消毒,每日对教室、食堂、宿舍、实验室、图书馆、 会议室、厕所等公共场所及垃圾桶站消毒一次;各教室和 食堂入口要配备含酒精成分的手消毒液,厕所配备洗手液,指导和督促师生做好手卫生(流动水七步法洗手和手消毒)。
6. 宣传和心理疏导组:负责舆情监测、心理健康引导、健康教育工作。疫情期间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新冠防控知识, 告知师生一定要正确佩戴口罩,勤用流动水洗手,咳嗽、打喷嚏时使用纸巾、肘部遮捂,妥当处理废弃纸巾和使用过的口罩;促进全体师生严格规范个人卫生行为,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根据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人员等不 同群体的实际情况,密切家校沟通合作,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支持和危机干预工作;稳定家长和师生的情绪,避免过度恐慌。
附件4:
学校传染病防控八项制度
一、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
学校疫情报告人由校医刘夕兵担任,在执行校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校疫情、疑似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报告工作。
建立卫生应急协作机制,由总务处掌握白云区钟落潭医院、属地疾控机构、卫生健康部门以及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的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加强疫情信息沟通。
发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等重大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立即向属地疾控机构和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报告,配合做好排查和后续相关工作。
二、晨检制度
在早晨第一节课前完成体温检测和数据收集工作,教职员工(含厨工)也要进行晨检。
询问和观察要点为:(1)新冠肺炎相关症状:发热(腋下温度>37. 3°C或额头温度>36.8°C)、咳嗽、乏力、呼吸不畅、腹泻、流涕、咳痰等。(2)其他传染病相关症状:皮疹(含皮肤、口腔黏膜等)、呕吐、腹泻、黄疸、腮腺肿大等。
如果晨检和日常观察中发现学生出现各种感染症状,请立即向其发放一次性口罩,并将其转至隔离房间等待,由校医及时进行排查。发现疑似病例立即告知学校疫情报告人及时报告,做好记录并通知家长。
校医室应做好晨检工作的监督和指导,每天及时收集、 统计和报吿。确保及时发现疫情并立即报告。
可使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做好晨检日检信息登记和上报工作。及时核实、报告和跟进处理预警信息。
三、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制度
学生因事、因病不能到校上课者,应由学生本人或家长向辅导员提出请假,因病请假要出具医院证明。如因突然发病,无法由医院开具证明者,应及时向辅导员口头请假,事后补交假条或医院证明。
辅导员要关注本班学生出勤情况。对于因病缺课的同学, 应问明病因,填写学生因病缺课登记表,及时报交校医。
人事部门每日登记缺勤的教职工,追踪缺勤原因,并做好记录,及时报交校医。
校医对师生因病缺课登记表进行汇总、分析,若发现聚集性情况,应及时通报学校疫情报告人,向疾控机构和教育主管部门报告。
四、 复课证明查验制度
严格执行患传染病学生复课前的查验工作,尽量避免续发病例的发生。
患传染病的学生病愈且隔离期满后,辅导员应督促其先到医院或社区开具病愈证明,复课前持医院病愈证明到校医室复核确认登记,方可回课室上课。
若校医复核结论与学生的医院病愈证明不一致,以校医的结论为准,学生暂不返校上课,并遵照校医的休假建议继续休息。
校医应向家长做好沟通解释,若家长对复核结论、休假建议存在争议,校医立即将情况报告校领导(如有必要,学校要报告教育主管部门和疾控机构)协商后做出是否返校的决定,并通知学生和家长。
五、 健康管理制度
疫情期间暂停师生常规年度体检工作。
若发现学生出现发热、乏力、气促、干咳、腹泻、呕吐等症状,老师或辅导员及时报告并对学生进行隔离至痊愈, 并通过校医复核通过才能返回上课。
若发现教职工出现发热、乏力、气促、干咳、腹泻、呕吐等症状,要及时调离岗位,直至痊愈,并通过校医复核通过才能返岗。
六、 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
由总务处建立学校环境卫生检查小组,制定卫生检查标准,指定负责人,加强校园环境卫生领导工作。由总务处每周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对各卫生区域进行检查和督促,记录每次检查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并整改。
每日对教室、食堂、宿舍、实验室、图书馆、厕所、礼 堂、浴室等公共场所及垃圾桶站消毒一次。疫情期间每日对上述场所开窗通风情况进行检查。
规范保洁卫生操作,清洁人员需每日工作前接受体温检测,腋温不超过37. 3°C或额温不超过36. 8°C方可开始工作。工作时须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橡胶或乳胶手套,工作结束后洗手消毒并按要求对场所等消毒工作做好记录。
规范相关垃圾规范处理操作,卫生保健室和独立的隔离场所产生的垃圾要用医疗废物专用袋严密包装,并及时清运。未清运的垃圾要置于有盖的桶内,每天用有效氯含1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喷洒垃圾桶内外表面等;按照《医疗废物垃圾 管理办法》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做好不同垃圾分类处理。
七、 传染病防控的健康教育制度
利用多种形式,包括微信、公众号、电视台、广播站、 校园网、宣传栏等,做好疫情防控知识普及工作,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卫生防病知识和防护技术,引导师生员工正确认识疫情,消除不必要的紧张和恐惧。各职能部门注意做好舆情控制,杜绝个人通过自媒体或微信等传播和扩散,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均以政府部门公布为准。提醒广大师生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 出门戴口罩、勤洗手;
2.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捂口鼻;
3. 出现发热等症状,佩戴口罩并及时就医;
4. 不吃野味,将肉和蛋彻底煮熟;
5. 避免与呼吸道感染患者密切接触;
6. 避免近距离接触野生动物或活牲畜;
7. 不要随地吐痰;
8. 尽量不要去人多的地方;
9. 非必要,不去疫情防控重点区域;
10. 做好室内环境通风工作,保持空气清新。
八、通风、消毒制度
制定校园人群聚集场所的通风换气制度和具体细则,各类场室应尽量保持通风,空气流动。
公共设施及公共用具的消毒制度请参考《关于全力防控 疫情确保开学安全的通知》中《广东省学校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卫生清洁消毒指引(第一版)》。
附件5:
教职工和学生返校途中安全防护知识要点
1. 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停止返校。应戴上口罩及时就医,排除感染后再与学校联系确定返校日期。
2.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进入公共场所时,全程佩戴口罩。
3. 全程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交通工具的公共物品或部位;接触公共物品、咳嗽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肥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免洗手消毒液;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捂住并妥善处理废弃纸巾,无纸巾时可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4. 应留意周围旅客状况,避免与可疑人员近距离接触。发现身边出现可疑症状者须及时报告乘务人员。
5. 做好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若出现可疑症状,尽量避免接触其他人员,视病情及时就医。
6. 旅途中如需到医疗机构就诊,主动告诉医生个人14 天内到疫情防控重点地区的旅行、生活史,是否途经疫情防控重点地区,以及发病后接触过的人员,配合开展相关流行病学调查。
7. 妥善保存旅行票据信息,以配合可能的密切接触者调查。
8. 到校按学校要求报告,登记相关信息,填写健康卡。
雷竞技ray官方网站平台校长办公室
2020年2月25日印发
时间:Feb 25, 2020 6:17:00 PM
录入者:魏迅鸿